钢结构防火涂料有以下几种:
1.**薄型结构防火涂料
是指涂层厚度3 mm(含3 mm)以内,装饰效果较好,高温时能膨胀发泡,耐火极限一般在2h以内的钢结构防火涂料。
该类钢结构防火涂料在受火时缓慢膨胀发泡形成致密坚硬的防火隔热层,该防火层具有很强的耐火冲击性,延缓了钢材的温升,有效保护钢构件。
2.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
薄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有一定装饰效果,高温时膨胀增厚,耐火极限在2 h以内的钢结构防火涂料。
3.厚型钢结构防火涂料
是指涂层厚度大于7 mm,小于等于45 mm,呈粒状面,密度较小,热导率低,耐火极限在2 h以上的钢结构防火涂料。
由于厚型防火涂料的成分多为无机材料,因此其防火性能稳定,长期使用效果较好,但其涂料组分的颗粒较大,涂层外观不平整,影响建筑的整体美观,因此大多用于结构隐蔽工程。
施工常采用喷涂,适用于耐火极限要求在2 h以上的室内外隐蔽钢结构、高层全钢结构及多层厂房钢结构。
如:高层民用建筑的柱、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支承多层的柱的耐火极限均应达到3h,需采用该厚型防火涂料保护。
钢结构防火涂料涂层厚度和耐火极限关系一般如下表所示:
注:
1) 防火涂料的耐火时间和防火涂料的涂层厚度在一定阶段内成正比,同一种防火涂料不同的涂层厚度耐火时间不同,**过一定的限值,涂层厚度和耐火时间比例失衡。
2) 防火涂料对钢结构建筑的防护效果,随着防火涂料厚度的增加逐渐下降,并且防火涂料过厚容易因环境因素导致脱落,所以不能一味地通过增加防火涂料厚度的方法 来实现钢结构建筑在火灾下的安全。
3) 防火涂料的导热系数受内部钢结构的温度影响较大,对于火灾危险性较大的建筑, 宜采用导热系数较小的防火涂料。
*三节 薄涂型(又称为国标B型,其耐火极限为2~2.5个小时)钢结构防火涂料施工
* 条 薄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底涂层 或主涂层 宜采用重力式喷枪喷涂 其压力约为 局部修补和小面积施工 可用手工抹涂 面层装饰涂料可刚涂 喷涂或滚涂
* 条 双组份装的涂料 应按说明书规定在现场调配单组份装的涂料也应充分搅拌 喷涂后 不应发生流淌和下坠
* 条底涂层施工应满足下列要求
一 当钢基材表面除锈和防锈处理符合要求 尘土等杂物清除干净后方可施工
二 底层一般喷 遍 每遍喷涂厚度不应**过 必须在**遍干燥后 再喷涂后一遍
三 喷涂时应确保涂层完全闭合 轮廓清晰
四 操作者要携带测厚针检测涂层厚度 并确保喷涂达到设计规定的厚度
五 当设计要求涂层表面要平整光滑时 应对最后一遍涂层作抹平处理 确保外表面均匀平整
* 条 面涂层施工应满足下列要求
一 当底层厚度符合设计规定 并基本干燥后 方可施工面层。二 面层一般涂饰 次 并应全部覆盖底层 涂料用量为三 面层应颜色均匀 接槎平整
*四节 厚涂型(又称为国标H型,其耐火极限为3个小时)钢结构防火涂料施工
厚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施工
厚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施工
* 条 厚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宜采用压送式喷涂机喷涂 空气压力为 喷枪口直径宜为
* 条 配料时应严格按配合比加料或加稀释剂 并使稠度适宜 边配边用
* 条 喷涂施工应分遍完成 每遍喷涂厚度宜为必须在**遍基本干燥或固化后 再喷涂后一遍 喷涂保护方式 喷涂遍数与涂层厚度应根据施工设计要求确定
* 条 施工过程中 操作者应采用测厚针检测涂层厚度 直到符合设计规定的厚度 方可停止喷涂
* 条 喷涂后的涂层 应剔除乳突 确保均匀平整
* 条 当防火涂层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 应重喷
一 涂层干燥固化不好 粘结不牢或粉化 空鼓 脱落时
二 钢结构的接头 转角处的涂层有明显凹陷时
三 涂层表面有浮浆或裂缝宽度大于 时
四 涂层厚度小于设计规定厚度的 时 或涂层厚度虽大于设计规定厚度的 但未达到规定厚度的涂层之连续面积的长度**时